郑磊
人际间的行为具有社会属性,符合社会规范,这是由法律和道德伦理规定的。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法的管辖之外,普遍存在着一些大众习惯上遵从的行为原则,它们属于伦理道德范畴。每个特定的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从小接受这个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尽管国情不同,人类社会确实存在一些共同的伦理道德法则,笔者将其称作“碳基社会伦理”。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虚拟数字人等新“物种”不断介入人们生活之中,它们没有碳基元素形成的肉体,不以碳基食物维生,但其智能水平和行动能力却能逐渐接近人类,甚至正在接替一部分人类的工作。
无论人们是否愿意,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硅基替身”都将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人是群聚物种,遵从同样的社会规范是分群的基础。面对硅基替身的侵入,人们越来越关注到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即硅基替身是否能够遵从碳基社会伦理规范,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全新课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伦理案例集》通过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争议事件,对元宇宙、数据隐私、算法推荐和歧视、AI生成物,以及人工智能引发的医疗和情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案例不仅有趣,而且引人深思。
人工智能融入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是作为人类助手,比如手术机器人、智能客服、智能驾驶、辅助识别等。此时,人工智能装置还无法独立承担人类的全部工作,使用者须承担主要责任。这方面的案例有国外发生过的主刀医生未经合格培训,使用手术机器人造成病人死亡的医疗事故;谷歌公司用AI识别技术误判上传图片违规而删除上传人账号、邮箱等相关服务和个人资料等。这类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很难区分是否存在人类滥用AI技术,而且较难区分哪些属于技术性原因,哪些属于人类操作或工作疏忽。按照人类社会的一般规范,主要人员不仅应分担助手的相当一部分责任,而且很多责任本身就是前者引发或造成的。这个原则对于人工智能助手同样适用,因此人类在使用AI时,需要更加谨慎,及时发现需要改进之处,而不能将责任都推给AI,这样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平稳有序推广,在AI工作和人工工作之间找到均衡点。
人工智能融入人类社会的第二阶段是在某些方面成为人的镜像或替身,比如虚拟数字人、数字孪生人、情侣机器人、做饭机器人等,这些人工智能装置基本能够模仿人类某一方面的能力,起到替代作用。这种深度的介入触发了更多争议。虚拟数字人不仅能够做到和真人长相一致,而且在声音、动作上几可乱真。一些虚拟数字人被用于替代真人进行商业直播,通过AIGC技术甚至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但也出现了有人冒用真人进行欺诈的刑事犯罪行为。由AI生成的虚拟人还有很多,比如用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的演员,可以代替真人制作影视作品。美国影视行业在2023年曾经反对过制片方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侵害演员权益的不当行为。AI替身无疑侵犯了碳基社会伦理的人的主体性原则。尽管人们不应也无法阻挡人工智能对一些人类活动主体的替代,但是因此受到工作和福利影响的人们必须得到相应的补偿。当人类不得不因人工智能发展而放弃一部分工作时,作为牺牲和让步,也理应得到更高赔偿,以使人类不因技术进步而降低社会福利,这才是碳基社会的公义所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专家提出了对AI技术应用产生的盈利额外征税以补偿受影响人群的建议,这值得重视和考虑。
一个激起公众兴趣的事件是,2017年杭州一个从事AI工作的男青年自称与自己制造的机器人“情侣”“在一起”,这是人工智能全面融入人类社会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也曾发生过男子宣布与全息投影的虚拟女偶像结婚的事。从古至今,都流传着人类爱上人形艺术品,并试图娶其为妻的美好神话,比如古希腊的皮格马利翁的传说。所以,从伦理上讲,很难否定这种做法的合理性。但是,从人类繁衍的角度看,情侣机器人的使用还是有争议的。现在的技术可以做到定制满意的外在形象、语音,情侣间交往和协助家务等功能,而且可以通过机器学习,让情侣机器人具有某些性格特征,甚至可能比人类伴侣表现得更好。从个人福利角度看,希望并得到令其满意和快乐的伴侣都是正当和正常需求,而这种理想情况在人类社会往往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情侣机器人能够做得到的话,确实能够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只要情侣机器人的外在表现和行为不违反碳基社会伦理规范,是可以被人们接纳的。不能否认的是这种“跨维度”婚恋确实冲击了传统的婚姻和家庭伦理,可能会干扰人类种际传递。当然,也不是在群体上对人类全无益处——机器人情侣加入情感世界的竞争,也许能够督促人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人工智能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人类提出了生命和生活中的新课题。人类不仅要面对和接受异类物种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它们已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具有人类的典型特征。尽管目前人工智能的能力来自对人类的模仿和学习在线配资软件,但是我们无法确定碳基社会的行为规范也能被机器习得。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更高的期待,那就是我们的硅基替身能够做得比人类更好,不与人类为敌,不断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福祉。(本文作者系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专业配资炒股观点